1:為何台積電能成為市場寵兒?
台積電能成為市場寵兒最主要的一個原因是:台積電是一家芯片代工廠。這是因為芯片制造是越來越精密的。在之前《AMD和英特爾的愛恨情仇》的視頻中,我們有講過芯片制程,10納米、5納米都是很先進的制程,制程越小芯片性能越高,但制造工藝越復雜。
復雜工藝需要代工廠投入大量資金做研發。如果要一家公司在芯片設計上投入大量資金做研發,又同時在制造工藝投入大量資金研發,那制造芯片的成本就會很高。芯片行業有個術語叫良率,可以理解為芯片產品制造的合格率。如果制造工藝不過關,良率就會低。如果良率低,那麼制造成本就會高。所以,現在大部分的芯片公司都專心做芯片設計,把生產交給代工廠。而在代工廠之中,台積電的制程工藝最先進。
2:台積電從0-1的發展
台積電發展之初非常困難。之所以能發展起來,我們不得不佩服一個人。他就是台積電的創始人Morris Chang張忠謀先生。在1976年,張忠謀擔任德州儀器集團副總裁的時候就曾經提議,成立一家公司生產客戶所設計的芯片。可是,提議並沒有被德州儀器採納。在當時的半導體產業,的確有一些晶圓代工的需求。因為當時大部分公司都是走垂直整合制造模式,也就是從設計到生產都是自己一手包辦的模式。這就導致一些芯片設計公司很難找到能為自己服務的代工廠。因為這些垂直整合制造商會率先將產能給自己公司的產品,而給到芯片設計公司的產能極度不穩定。另外,還有就是技術被抄襲的風險。
剛好這個時代台灣地區的工業化已經基本完成,並到了產業升級階段。芯片制造正好是一個很好的方向,而當時美國、日本在芯片的研發和設計上領先世界。要進入這個俱樂部,發展晶圓代工是明智選擇。這和張忠謀的遠見不謀而和,他認為未來將會有很多芯片設計公司誕生,而這些芯片設計公司的出現,將會帶動晶圓代工的需求。你看,又是一個時代的呼喚,和個人願景所契合的故事。于是,張忠謀1985年回到台灣,開啟了晶圓代工的崢嶸歲月。
可是,首先第一個要解決的是資金問題。當時的計劃的確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但是張忠謀不希望台積電變成體制內企業。因為這樣會降低企業運營效率。所以,從設計上就將政府的持股比例設置在48.3%,剩下的部分通過招募民間資本來籌集。這就是問題所在了。晶圓代工廠的建設非常非常龐大,而當時芯片設計公司數量並不多,市場需求在很多人眼中都不是確定的。整個資金籌集過程非常艱難。
張忠謀親自出馬聯系各大半導體公司談合作。當中,只有英特爾和德州儀器表示有興趣。可是,經過幾次洽談後,這兩家公司就打退堂鼓了。原因是當時正值1986年左右,美國與日本的半導體貿易戰正打得白熱化。他們哪裡有心情顧及這筆不知道能否賺錢的小買賣。
最後,台積電只能選擇與飛利浦合作。當初台積電還是有點嫌棄飛利浦的。因為飛利浦的芯片技術並不是很領先。但是,後來考慮到飛利浦有很多專利,可以免除專利上的授權,而且又有跨國公司的經營經驗。飛利浦那邊也有自己的算盤。當時,內地剛好是改革開放之初,日後可能大有作為。進入台灣地區正好是擴展整個亞洲市場的第一步。相得益彰,最後兩家公司握手簽約。
這樣就差不多折騰了兩年。台積電最後在1987年2月正式成立。然後,台積電又迎來第二大難題。那就是沒訂單和專業經理人。張忠謀在一開始就想打造一個專業國際性的公司,所以在公司的架構是套用國外公司的結構,例如在財務以及制造體系上是參照飛利浦,而人事制度是採用德儀的架構。理想中的目標客戶是摩託羅拉和英特爾這些大公司,聘請外籍人士做專業經理人也自然是初衷。
可是,公司一直找不到合適的人才。另外就是訂單,當時台積電的晶圓制程使用的是1.5微米。當時,這個制程比較適合國際大廠的要求,而本地企業大多數用不上。可是,國際大廠又不敢向台積電下單。因為當時並沒有ISO制度這樣的質量管理認證系統來保證工廠的出品質量。大廠怎麼會給一家新設立的工廠訂單呢?
面對逆境,張忠謀再次親自下場帶領團隊做專業經理人。最終才得到一家叫阿爾特拉公司的訂單。這家公司是一家在美國加州的芯片公司,後來在2015年被英特爾收購。這樣台積電才能繼續經營。要打破這個困局,台積電需要權威的背書 - 那就是英特爾的訂單。得到英特爾的訂單,是生產質量達到國際大廠標準的重要標志。
到了1991年,台積電終于迎來了轉折時刻。當時,英特爾正在找尋海外代工廠,而英特爾的管理層與張忠謀也有交情。最後同意讓台積電代工一部分的產品,但是要先過英特爾的生產質量管理測試。于是,台積電再用了將近一年的時間通過測試。
從87年92年,足足又折騰了5年時間,台積電的業務才逐漸走上正軌。從90年代到現在,台積電又經歷過三次經濟泡沫洗禮,那麼究竟他在後面的路是怎麼走的? 台積電的管理層又如何在重要節點上作出正確決定?我們下期聊!如果你喜歡我們的視頻,記得給我們關注,分享,點贊哦!我們下期見!
下期預告
1.台積電未來怎麼走? 2.管理層如何在重要節點上作出正確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