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期貨是什麼?
農產品期貨是一種金融衍生工具,可以讓農民和投資者在未來的某個日期以事先約定的價格買賣農產品。農產品期貨的目的是為了降低市場價格波動的風險,並提供價格發現和預測的功能。農產品期貨的種類有很多,包括谷物、油籽、棉花、咖啡、可可、糖、肉類等。
農產品期貨是一種合約,規定了在未來某個特定的日期和地點,以一個固定的價格交易一定數量和質量的農產品。例如,一個玉米期貨合約可能規定了在明年3月份,在芝加哥交易所以每蒲式耳4美元交易5000蒲式耳的玉米。這樣,合約的買方和賣方就可以鎖定未來的價格,從而規避市場價格變化帶來的風險。觀看視頻,立即輕鬆入門期貨基礎知識。
CME農產品期貨保證金及一口價收費
合約名稱(代碼) |
手續費全包價 |
基本保證金* |
維持保證金* |
小型小麥(XW) |
USD 1.6 |
USD 508 |
USD 462 |
小型玉米(XC) |
USD 1.6 |
USD 315 |
USD 286 |
小型大豆 (XK) |
USD 1.6 |
USD 528 |
USD 480 |
小麥(ZW) |
USD 3.12 |
USD 2541 |
USD 2310 |
玉米(ZC) |
USD 3.12 |
USD 1573 |
USD 1430 |
大豆 (ZK) |
USD 3.12 |
USD 2640 |
USD 2400 |
CME農產品期貨合約細則
交易所 |
CME_CBOT |
合約名稱 |
小麥期貨 ZW
玉米期貨 ZC
大豆期貨 ZS
|
小型小麥期貨 XW
小型玉米期貨 XC
小型大豆期貨 XK
|
最小變動單位 |
1/4cent=USD12.5 |
1/8cent=USD1.25 |
合約大小 |
5,000蒲式耳 |
1,000蒲式耳 |
交易時間 |
夏令:8:00開市;20:45-21:30交易暫停;02:20收市 冬令:9:00開市,21:45-22:30交易暫停,03:20收市 |
最後交易日 |
合約月份15日 前1交易日 |
交割方式 |
實物 |
合約月份 |
小麥、玉米:3,5,7,9,12 大豆:1,3,5,7,8,9,11 |
*注:保證金會根據交易所標準變動,最新更新日期:2024-07-10
注:蒲式耳是一種英制的容量和重量單位,主要用于測量幹貨,尤其是農產品的重量。通常,1蒲式耳等于8加侖,約36.37公升。但不同的農產品對蒲式耳的定義各有不同。例如,1蒲式耳小麥或大豆等于60磅,約27.22公斤;1蒲式耳玉米等于56磅,約25.40公斤。
農產品期貨有哪些?
農產品期貨是指以農產品為目標物的期貨合約,其種類很多,包括谷物、油料、纖維、糖、咖啡、可可等。根據不同的交易所,農產品期貨的品種和規格也有所不同。例如,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 Group)提供的農產品期貨包括玉米、大豆、小麥、燕麥、高粱、飼料麥、豆油、豆粕、棉花、牛奶、乳制品、牛肉、豬肉、木材、咖啡、可可、糖等。
農產品期貨分類
|
谷物 |
油脂油料 |
飼養類 |
經濟作物 |
產品 |
小麥 玉米 大米 |
大豆 豆油 棕櫚油、豆粕 |
瘦豬肉 活牛 育肥牛 |
棉花 橡膠 白糖 |
特征 |
剛需 |
剛需&經濟屬性 |
專業度高 |
價格受宏觀經濟影響大 |
CME的農產品種類豐富,當中經常交易可分為三大類:小麥、玉米和大豆。當中的大豆系列,還有黃豆三件套:大豆、豆粕和大豆油。農產品當中,小麥、稻這些叫主糧。玉米叫次主糧,大豆叫經濟作物。從糧食安全的角度來看,小麥和稻米是最重要的,是國之根本。不論是中國,美國都會對其進行政策扶持。美國是大量的補貼,中國是進行價格平準制度,讓其價格不能過度的上漲,目的是要維持糧食安全和老百姓的飯碗穩定。
對于次主糧,政府的態度呢?例如:玉米,價格可以有一定的上漲。那豆類呢?作為經濟作物就算價格飆升,其問題的嚴重性也沒那麼大,因為你可以少吃一點。但是,主糧與基本的溫飽掛鉤,價格穩定是各國政府所重視的。
這個和農產品投資,或是農產品期貨交易有什麼關系?當然有,剛才說因為主糧的價格穩定是各國政府所希望的,所以價格相對穩定。從CME的小麥、玉米和大豆期貨的實際情況來看,主糧和次主糧的小麥和玉米的波動率就沒那麼大。
豆類三劍客:大豆、豆粕和豆油,它們的流動性會更好一些,更活躍一些,波動率也較高。不過2022年是例外,因為有戰爭的因素,而俄羅斯和烏克蘭都是重要的小麥出口國。如果沒有戰爭的因素,從往年來講,小麥的波動是沒有豆類大的。
選擇農產品期貨交易品類
對于想做交易,但不知道如何入手的朋友,常有個疑問,就是先從哪個品類著手。其實,可以根據你的交易習慣來選擇,如果你是風險偏好型的,那就去做豆類三劍客;如果你是穩健型的投資者,是風險厭惡者的話,那做玉米和小麥也會好一點,因為它們的波動沒有那麼大,其走勢會平緩很多。具體選擇和交易習慣和風格有關。
雖然入手農產品期貨交易方法千差萬別,但是如果是我的話,我會選擇流動性較好的品種、波動性較大的品種。因為這樣你可以更快的熟悉此品類的交易。當然,前提是要控制好風險。
你可能會說,我還是想穩健一點。那麼,可以有兩個方向。一個是短線交易,縮短持倉的時間。一般來說,時間越長,價格波動區間越大。這裡說的短線不一定是日內交易,也可以是兩三週。交易預期落差。比如說,在谷物生長的關鍵時期天氣比預期的差,產量可能減少。那麼,價格會上漲。
第二個方向是,更換品類到波動小的品類,例如小麥。交易的基本依據是“大漲大跌”和“小漲小跌”。
第三個是選擇小型期貨產品,在CBOT的大豆、小麥和玉米期貨合約都有小型產品。他們的合約規模為常規合約的五分之一。也就是說,如果你是交易小型合約,每一張合約的獲利和虧損都只是原來的20%。對之前沒做過農產品期貨交易的朋友來說,小型產品可以用來練手。當你習慣以後,再改用常規合約也不遲。
農產品期貨風險管理案例
期貨交易是有槓桿的,所以很多交易員都會預留足夠的資金,以防被追收保證金。可是,控制風險除了預留足夠保證金以外,還有需要綜合考慮開倉的時機。綜合考慮的意思是包含了考慮市場情緒、自己的資金實力和風險偏好等因素。下面用一個案例來說明。
有一位投資人提問,在2022年今年3月初的時候,他沽空了小麥期貨。可是,非常不幸運,遇到四個連續的漲停。最終,忍受大額虧損平倉了。他沽空的價格是十塊多,平倉價格是十一塊多。最後小麥期貨的價格,在幾個月後的確落到了八塊多。
從結果上,這位投資人是看對了方向,但沒操作好。可是,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這次操作的問題所在 - “菩薩畏因不畏果”。雖然過了幾個月後看結果是對的。然而,當時開倉的時候,我們並不知道結果。但是,有一點很明確的:當時的那一刻不能開空倉!
3月初的時候正是俄烏戰爭最高峰的時候。那時候,股市正在暴跌,農產品和原油正在飆升。當時,市場交易的是戰爭邏輯和恐慌情緒。雖然,從恐慌角度來講,別人恐慌,我貪婪。問題是,在期貨交易中,這種恐慌有時候會被槓桿放大很多。
這種極端時刻,對節奏把握的要求極高。遇到這種情況,可以等頂部出現之後,恐慌情緒得到相當的釋放和緩解,而且價格從高位開始回落才開空倉。
當然,如果現在就要求大家都蒙眼罰球那就太苛刻了。所以,我們還是有一些交易技巧來解決這難題。總結為四點,更壞預期、更多準備、先試後加倉,和不要勉強。
第一, 更壞預期。就好像剛才的案例,剛才那位投資者的問題是他以為他準備的保證金夠了,但其實他不足夠。因為低估了農產品的漲停板機制對實時平倉的影響。所以,這裡有一點在做交易的時候,我們必須特別注意的:就是行情很可能超乎你的想象,所以做交易的心態需要在你預想的最壞情況下,再留更多的空間。
第二,更多準備,基于第一點的理念,如果當時這位投資者真的要做沽空,需要預留更多的保證金。
第三, 先嘗試後加倉,一開始的時候只沽空一張合約嘗試,當發現當初判斷的下跌走勢是對的,再加倉也不遲。
第四, 不要勉強,有些朋友可能覺得預留太多保證金槓桿就低了,沒什麼意思。的確如此,如果你覺得太勉強了,是不如不開倉的。
農產品供需關系基礎知識
有交易就離不開供需關系,供需關系的信息會持續影響市場,當中哪些信息有助于你判斷市場熱點呢?我們舉個例子,2022年7月的時候,美國大豆炒作天氣的行情,小麥在炒作戰爭熱度回落的行情,玉米在炒作能源補充的問題。這裡的信息離包含供需關系和市場預期。
影響供應的兩大因素
影響農產品產量的主要因素有二:種植面積和單位產量。
假設你是美國農民,你會根據什麼來判斷種植多少作物?
當然是你種植作物的利潤,就是糧食的銷售收益加上補貼減去成本。當糧食價格高,自然能吸引更多農民種植。至于美國農場的種植成本,可以分為四個:租地成本、直接成本、勞力成本和機械能源。記不住這些沒關系。
以下才是重點,在這些成本當中變動比較大的是在直接成本。這是因為化學肥料和農藥都包含在直接成本當中。化肥和農藥的上遊都是石化能源,石化能源價格比較波動你應該都知道。在2022年,俄烏戰爭的影響下,能源價格大幅飆升,也引致化肥價格大幅飆漲。
成本的上升自然會導致農作物種植成本的增加,但這不一定意味著種植面積的減少,因為影響種植面積的因素還有另外兩個重要因素。那就是補貼和天氣因素。
如果政府對某類農作物的補貼力道非常大,那麼農民轉去種那個產品的動機就很大了。最終大機率還是會導致播種面積增加,且影響會比較顯著。如果政府頒布退耕還田的政策,那麼大機率會導致全部的播種面積減少。
其實,講農產品,大部分因素都離不開天氣。一會兒講的單產離不開天氣,現在講的種植面積都離不開天氣。
種植面積
天氣會都會影響產量,你一聽就懂。天氣也會影響種植面積?會的。因為美國農民的農業經驗非常豐富,可能三代都是種田的。根據過去經驗的判斷,如果他們覺得接下來天氣偏寒冷,或是偏炎熱,可能就會選不同的作物來種。
不過,總的來說,種植面積在短期內是較為穩定的,因為種植習慣已經存在,像連續3年種植某作物的土地一般不會改種其他作物。這是因為種植面積這個因素不是單獨存在的,農民的種植具有一個生態系統。這涉及區域天氣、農民經驗、收割機械、運輸、鄰近地區工業等因素。當一個生態形成了之後,如果沒有很明顯的外力,例如大幅改動補貼,是不容易被改變的。
作為交易員,我們關心的是最終的產量。生長的優良率會對最近一季產量構成影響。生長優良率低,那麼期貨價格就容易被炒高。反之,價格就可能下跌。除了生長優良率,還有庫存。我們可以把庫存視為期貨和現貨的緩衝。畢竟如果庫存在比較高的水平,就算生長良率低,也可能有足夠的緩衝來抵消短期收成不足。
單位產量
至于單產,也分長期和短期因素。長期單產一直在提升,這與技術進步有關。例如:基因改造技術。短期會受到溫度和降水量影響。不同作物對天氣的敏感度不一樣,例如:小麥產量對溫度的敏感度會比大豆低。
如果希望深入研究的朋友,也要了解播種時間。以玉米為例,在北半球,一般在 4-5 月播種,6-8 月是關鍵成長期,9-10 月進行收割;在南半球,玉米一般 10-11 月播種, 3-5 月進行收割。播種需要在適合的時間,如果進度落後也可能影響單產。
影響需求的幾大因素
農作物的需求,會因不同農作物而有所差異。
以玉米為例:重點分為兩類:第一類是,食品、種子及工業需求,簡稱FSI, Food/Seed/Industrial;第二類是飼料需求(Feed and Residual)。
小麥是類似的,可以分為三大類:除了種子與工業需求和飼料需求,還有制粉需求。畢竟小麥大家都知道主要還是制成面粉。
大豆的需求來自于食用和壓榨。食用就是我們所熟悉的醬油制造和豆腐等。壓榨後就是豆粕和豆油。大豆三劍客就是這樣來的。壓榨比例大概是,一噸大豆產0.8噸的豆粕和0.18噸的豆油。豆粕在飼料中使用廣泛,主要是家禽和豬。
好了,重點來了。家禽和生豬的價格變動比較大。當豬價格越高,養豬量也會上升,對飼料的需求也會增加。所以,市場比較關注家禽和生豬的價格變動。
農產品的基本供需關系就是這些。如果你覺得還是比較復雜,那麼還有一個簡單一點的處理方法。農產品供需關系中,供應比需求重要。因為需求是比較穩定的,畢竟你今天吃米、面包的量不會跟昨天差很多。全球人口的成長也是緩慢的。
但是,供應就不一定。供應當中變量較大的是天氣,但天氣比較難預測。所以,影響主糧價格的更多是供應。影響經濟作物的因素就復雜一些,因為涉及下遊產業。例如大豆涉及下遊飼養業;這時候就需要我們多花點功夫關注下遊產業。
除此之外,還需要關注消費結構的變化,例如小麥制粉需求的下降,近年來隨著城鎮化進程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在食物消費結構上發生了變化,人們在選擇吃的上有了更多的選擇空間,因此也降低了小麥的制粉需求。以此同時,我們對大豆的需求增加了,因為人們吃肉多了,自然對飼料的需求也增加了。之前講過美國小麥種植面積逐漸下降,人們追求蛋白質的同時,減少碳水化合物消費對此有很大的影響。
農產品期貨建倉與加倉
建倉和加倉可以被視為風險防範,也可以視為攻擊獲利的關鍵。這是因為期貨的交易是攻防一體的。有經驗的交易員,通常會有一個建倉和加倉的思維。其中之一的重要原因是應對交易中的心理壓力。一般來說,選擇在低位建倉的話,成本相對低。在同樣資金實力下,你的持股能力會相對比高位建倉的高。那麼問題來了。第一,是不是高位就不能建倉了?第二,怎麼才知道現在價格是否是建倉的良機?
高位能否建倉
我們以CME三大農產品的小麥作為例子,並假設我們回到在2022年8月初。在2020年新冠疫情曾經一度令經濟停擺,之後美國實施量化寬鬆政策刺激經濟。所帶來的結果是商品市場的多頭市場,當中也包括了農產品。小麥價格自從2020年後節上升,從較低的每蒲式耳4元美元左右水平漲到俄烏戰爭前的6-7美元之間。這裡講的蒲式耳是容量單位,不同谷物的每蒲式耳的重量有差異,每蒲式耳小麥的重量大概是27公斤。
到了2022年2月俄烏戰爭,小麥價格受到刺激暴漲到超過12美元。雖然到了8月初價格回落到7塊多美元,但很明顯價格不低,也不高。這時候價格基本上回到俄烏戰爭爆發之前的水平,所以價格不算高。不過,7塊多的價格相比量化寬鬆前的4塊多明顯是不低的。從背後價格邏輯來說,現在美國進入升息週期,聯準會打壓通膨決心大。這是利空的信息。可是,俄烏戰爭還沒打完的。重開的運量港口會否再關閉,並再次造成農產品價格上漲?這是一個不確定性。所以,我們回到8月初來審視這個問題就會發現,現在這個位置是不上不下,這個時候建倉進入,或者沽空都很難入手。
目前這個位置是很尷尬的。我們有兩個選擇,第一個,就是什麼都不做;第二個,選擇做短線。
對于第一個選擇,符合穩健操作的機構和個人,他們可能給你的投資建議是要穩健,看長線需要慢慢來。這種情況建立底倉,然後逐步加倉是很關鍵的。但我覺得像現在這種情況,如果你選擇走短線,就沒有必要建立底倉了,反而不如把部位加重一點。當然,我說的短線不是一天內多次進出,我的短線可能就是一兩週、兩三週。但是,一個月以上的就不用考慮了。
加倉
如果現在你已經有開倉了,加倉該怎麼做?
首先,交易的完成需要靠你獨立去思考,任何講師,任何機構,任何你週圍的信息,對你來講都是參考。這裡只是講一些心得供大家參考,就是當你在做期貨交易的過程中,你需要把每一次的加倉都要看作是一次新的開倉。
解釋一下,當處于新的開倉的時候,你會去重新分析目前這個位置值不值得你買?這包括:賠率夠不夠、這個位置的風險有多大?這些問題,都是在建立新開倉的時候會考慮到的。
如果你只看成加倉,因為你前面的老倉有浮盈,所以你認為你是有優勢的,大不了把利潤回吐。通常來講,這樣操作的結果是,要不是利潤回吐,要不就是把獲利盤變成虧損盤。那真的很可惜。所以,你要把每一次加倉都要當作一次新的建倉去認真看待。
可能你會說“就這麼簡單啊”?其實不是的,這是常常見到交易毛病。能否獲利往往跟你的寸頭管理和交易心態有關系。這比陰陽燭、上升信道、下降信道、相對強弱指數這些都更重要。有良好的寸頭管理和交易心態,你的技巧才有用武之地。
農產品期貨趨勢分析基本概念-期限結構
首先,先講講期限結構。基本上就是兩種,Back結構,和 Contango結構。通常來講,Contango結構是遠月升水,遠期期貨合約價格比近期的價格高。 Back結構是現貨升水,跟Contango結構是倒過來的,近月合約價格比較高,遠月合約價格比較低。
對于初學者,這裡需要指出一個經常出現的誤解。不少初學者看到Contango結構,也就是近月合約價格低,遠月合約價格高的狀況,會有一個價格往上走的錯覺。其實不是的。近月合約價格低說明近月的市場低迷,供過于求。近月的市場低迷是可以持續的。所以,隨著時間的推移,遠月合約變成近月的時候,價格可能還會下降。
情況有可能會反轉嗎?這還是得回到供需關系。用農產品做例子,如果農產品價格低于農民的種植成本,這是難以持續的。這就具備價格轉向的條件之一。另外,還需要看庫存。之前的課也講過,庫存相當于緩衝。如果產量減少了,但庫存還是很多的情況下,對市場價格影響有限。
那麼做農產品投資,除了關注期限結構之外,還有什麼指標可以有幫助?
敲黑板,重點來了。四句箴言,就是“不漲也不跌,一漲就跌,大漲之後大跌,小漲之後小跌。”
這是什麼意思呢?你看這些農產品不論是玉米、小麥或大豆,他們的價格多年來基本上一直圍繞著中軸線在箱型範圍內上下波動。
我們拋除貨幣貶值的原因,就會發現如果農產品價格上漲以後,且當這波行情過去,不論它上漲的原因是因為化肥短缺引起的戰爭影響情緒推動,還是因為天氣因素導致的。這波行情可能2、3個月過後又會回到它之前的波動中樞。這就是不漲也不跌,一漲就跌。
那麼大漲之後大跌,小漲之後小跌又怎麼解釋?就是說如果戰爭的因素導致價格漲得特別多,或者說因為天氣因素導致它欠收比往年的產量減少特別多,那麼它就會有行情推動上漲的特別高。但當這個危機過後,價格會回落到原來的中樞區間,也就是說它需要回落更多的價格幅度才能回到原來價格區間。
例如像2008年出現的糧食危機,由于原油價格的傳導作用,將一些糧食價格推向了新高。其中玉米期貨價格在2008年2月達到最高點1349美分/蒲式耳,較2007年4月412美分/蒲式耳相比,漲幅超兩倍,但隨後在2008年10月份,玉米價格就用重新跌落至494美分/蒲式耳。短短數月就打回原形。
小漲小跌更多是應用在短期事件上的。大漲大跌可以用在週期的捕捉。最後,我還是想提醒一下,由于我們做期貨交易有槓桿,無論是大漲大跌,還是小漲小跌。管理好部位,預防波動才能把握住趨勢的機會。
農產品期貨價格走勢
農產品價格走勢是指農產品在市場上的價格變化的趨勢,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例如供需關系、氣候變化、政策幹預、國際貿易等。
數據參考數據源:MacroMirco
影響農產品期貨走勢的因素有哪些?
1. 基本面因素:這些因素包括農產品的供需變化、生產成本、政策因素、氣候因素、疫情因素等,它們直接影響農產品的市場價格和期貨價格。例如,如果某種農產品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那麼其期貨價格可能會上漲;反之,如果出現供過于求的情況,那麼其期貨價格可能會下跌。
2. 技術面因素:這些因素包括期貨市場的交易量、持倉量、價格走勢、技術指針等,它們反映了市場的交易活動和投資者的心理狀態。例如,如果某種農產品期貨的交易量和持倉量增加,且價格突破重要的技術壓力位或支撐位,那麼其期貨價格可能會出現較大的波動。
3. 相關市場因素:這些因素包括與農產品期貨相關的其他市場的變化,例如外匯市場、股票市場、債券市場、能源市場等,它們可能會對農產品期貨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例如,如果美元匯率上升,那麼以美元計價的農產品期貨可能會受到壓力,因為它們對其他貨幣的買家來說變得更貴了。